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相继采取了大规模的封闭隔离措施,并封锁国境,非本国公民不得入境。这些疫情防控举措不可避免地使得国内和全球经济陷入了严重停滞状态。作为首个遭受疫情冲击并开展抗疫行动的国家,中国率先封锁各大城市,关闭交通网络,并要求全国人民尽量居家减少外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了13.5%,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于二月急跌至35.7,创历史新低;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5.2%上升至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跌20.5%。
如今,随着国内的疫情态势逐渐得到控制,未来中国经济走向如何?随着各大工厂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如何重新站稳脚跟,或是否还能重振旗鼓?三位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专家学者在此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国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些举措会在短期内对实体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从长远来看,疫情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程度将从主到次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第一,找到治疗方法和疫苗所花费的时间;第二,各大主要经济体能否以及何时可以控制住疫情;第三,中国和全球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
我觉得中国将会是第一个经济恢复的国家,但除非全球所有国家的疫情都已得到有效控制,否则还是无法完全恢复常态。
疫情对失业的影响不会很大。中国政府经验丰富,危机面前依然可以高效运作。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缓解就业压力,包括补贴中小企业、鼓励恢复经济活动、下调利率、增强金融市场和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至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讨论将部分制造业生产线迁回本土。我觉得从长远来看该策略的可行度不高,因为企业始终以盈利为导向。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它可以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提供大量高技能工人。只要全球化浪潮依然盛行,中国便将持续拥有这一头衔。
疫情可能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奢侈品行业损失最大。包括房地产、汽车等在内的耐用品也会受到冲击。”
商学与金融学实践副教授Rodrigo Zeidan
“疫情之下失业率必将上升,GDP也必将缩水,全球正面临着几十年来的第一次经济衰退。相比GDP下降,政府部门应当更多关注失业问题。普通中国家庭的平均储蓄水平远高于西方家庭,但政府也应想方设法保障人民免受经济危机影响。
房地产和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将是本次疫情中受到冲击最严重的领域,预计所需复苏时间最长。几十年来,各个家庭第一次如此关注持有流动资产,而非用大部分财产投资有形资产。住宅地产将下跌一段时间,旅游业也将遭受重创,许多餐厅酒吧将歇业倒闭。预计需要一年多才能恢复常态。不过,这段时间的消费抑制将有助于某些行业在未来回弹,人们都很渴望恢复正常生活。”
金融学助理教授吕漪清
“新冠肺炎疫情下,市场损失惨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避免感染,家家户户都选择待在家中,尽量避免去餐厅和商场。因国内消费低迷,这些实体业务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期。随着全球多数经济区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创,中国的小企业和供应商将持续面临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压力。
尽管如此,我们还发现消费者行为变化正在刺激远程办公、网购、娱乐等相关新兴行业的发展,并让老牌医疗用品企业重振活力。为了对抗疫情引发的经济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刺激计划,包括向中小企业提供补贴贷款、缓缴住房公积金,并为受疫情重创的公司提供税费优惠。通过提供快速、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政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需求和流动性骤降所造成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