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海纽约大学特聘金融教授Michele Geraci主持的一场讨论会,与听众共同回溯自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游历中国起,中意两国的历史交流与渊源。
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裴思泛、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衞周安、复旦大学物理系副教授Antonino Marciano三位嘉宾,各自论述了中意在商业、文化、科技等方面蓬勃发展的历史关系的研究心得。
裴思泛总领事介绍了16世纪意大利耶稣会前往中国传教,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了使其传道授业的身份被人接受,传教士还将欧洲的科学与艺术带到中国。
“他们为传教来到中国,但他们也想理解中国,所以编纂了首部字典。之所以会有现在通用的拼音注音法,是因为在400年前,西方传教士开始用拉丁拼音字母编纂字典,”Beltrame说。他曾担任意大利驻科威特、德国、伊朗以及美国的外交官。
衞周安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明朝(1368-1644)传教士与中国精英阶层频繁紧密的交流,并以徐光启和利玛窦(Matteo Ricci)为例——前者为17世纪明代著名学者、政治家,精通科学、数学,生于今上海黄浦区;后者是天主教在中国最早的传教士之一。
“意大利传教士希望通过与中国精英分享科学知识,引发他们对天主教的兴趣,获得政治上的支持,”衞周安教授说,“这样就能让中国更快地接受这一宗教”。不过,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意大利传教士在清朝继续传教,而在利玛窦过后的一个多世纪,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的出现,让他获得雅好艺术的乾隆皇帝的重用。
“乾隆时期,清朝国力达到历史鼎盛时期。而郎世宁的军事绘画作品,让他成为自利玛窦后,最受清廷重视的意大利传教士,”衞周安教授说。
最后,Antonino Marciano教授讲述了中意两国在促进物理知识教育上的合作,这从16世纪的利玛窦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利玛窦并不是带来了科学,因为科学已存在于当时的中国。他带来的是西方思想与知识,”Marciano教授说。他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来,暗物质和宇宙射线一直是中意物理学家对话交流的重点。
总结时,衞周安教授提醒听众,不要忘记人类迄今为止所有伟大的科学发现。“在当前沟通、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家都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试想,如果当时你是一位留在北京的传教士,需要向罗马教廷求助,发送一封信件再得到回复就需两年之久。当时,学习来自遥远地方的新知识,是一件非常令人激动的事情。”
Drafted by Aleksandra Lekowska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