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7日,来自纽约、上海、阿布扎比三大门户校园的四十余位教授齐聚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校园,参加首届“灵感碰撞·科研汇流”大会。活动为期两天,由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Nasir Memon,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教职工发展副院长Ozgur Sinanoglu、计算机科学教授Keith Ross共同发起,旨在汇聚来自不同校园的教授,促进跨校园科研合作。
活动首日,Nasir Memon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都是纽约大学全球体系中的一员,三大校园的工程学部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彼此孤立地存在。”他希望各位参会者能够充分利用本次活动所搭建的平台,彼此结识、交流想法,在灵感的碰撞下达成科研合作。
本次大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领域中的前沿研究方向,同时鼓励在金融、公共健康、城市科学等领域中开展跨学科合作。“计算机科学中的许多工具和方法都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可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当中助力科研发展。”Keith Ross教授表示,“因此,科研人员间的跨学科交流十分有助于探索全新的合作路径,激发协同效应。”
助力年轻教职工的发展也是本次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Ozgur Sinanoglu教授表示,活动中资深教授与青年教授间所展开的指导与合作,对与会者的职业成长至关重要。“在我作为年轻教职工刚刚加入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时候,跨校园的科研合作极大地促进了我的成长。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大家汇聚一堂,犹如播撒种子——有些种子会迅速发芽,有些则需时间孕育,但最终都将促进更长远的发展。”
大会设置了丰富新颖的活动日程,其中的一大亮点当属“科研极速配”环节:参会者以两人一组进行快速交流,每10分钟轮换交流对象。一对一交流有助于参会者迅速且深入地分享彼此的研究兴趣、交换想法,发掘潜在合作机会。
根据“极速配”环节的交流与研究意向匹配,现场共凝练出12个潜在研究方向,包括大语言模型在代码生成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医疗、视频/图像处理、可持续交通网络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参会者根据研究意向结成小组,每组都包含了来自至少两个校园的教职成员。各组成员合作起草了初步项目构想,并进一步整合及打磨其研究方向,最终汇整为7大研究项目。在大会第二日的汇报环节中,各小组围绕研究构想、应用前景及资源需求等方面展示了各自的项目。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计算机工程教授Muhammad Shafique所在的团队计划研究大语言模型在硬件设计中的应用,该研究需要受限解码、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技术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支持。Shafique教授表示,跨校园合作对于攻克需要多领域协作的复杂课题至关重要。“借助跨校园合作,我们能够整合各校教授的优势领域,更快更好地推动研究进展,这是仅凭‘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的效果。”
“本次活动中我结识了上纽大的赵晨教授,我们的研究都聚焦于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该方向的研究通常需要引入大量数据为支撑。”纽约大学阿布扎比计算机工程助理教授Farah Emad Shamout介绍道,“开展跨校园国际合作能够丰富我们的数据来源,同时引入阿布扎比和上海两地的医疗数据,让我们能够开展更加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活动不仅为三大门户校园的教授提供了彼此联结的平台,且促进了多项潜在合作意向的达成。“我一直认为,最好的研究往往源自偶然间的灵感碰撞,这也正是本次大会的初衷。”纽约大学阿布扎比技术、运营与统计学助理教授曾天依表示,“大会的活动设置十分多元、氛围轻松,大家在‘极速配’、沙漠游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彼此,从而激发出更多灵感,也促进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本次大会作为门户校园间科研合作的起点,将统筹资源,对会后正式提交的科研白皮书给予种子资金支持,以助力项目启动。活动闭幕式上,Memon教授鼓励大家保持联系,继续深化在活动中萌生的科研想法。“充分利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资源,保持交流、互相拜访,将活动中迸发的火花变成现实。”
参会者感言
冯晨(纽约大学土木与城市工程副教授)
“一切都恰到好处——本次活动的时机、地点、参会者都安排得十分完美。虽然此前我与其他校园的教授也有结识,但还是第一次在一个以科研为导向的氛围下与大家交流,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促成深入且有意义的合作。”
Miguel Modestino(纽约大学可持续工程倡议主任、Donald F. Othmer化学工程副教授)
“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相关研究的开展无疑需要国际协作的加持。本次活动中,我们组建了一个真正国际化的研究团队,这将有助于在我们所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中真正体现多元的地区差异与独特视角。
徐任远(纽约大学金融与风险工程助理教授)
“本次活动的形式很独特,与以往安排紧凑的会议不同,大家能够坐下来深入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课题,不仅有助于加深已有的联系,更促进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活动中,我与其他校园的同事们探讨了许多问题,例如大语言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交流中收获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谭桥宇(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
“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关注提升大语言模型在理解结构化环境方面的推理能力,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但前景广阔的通用人工智能(AGI)问题。本次活动打造了一个关键平台,助力跨校园研究的开展、建立合作关系,也为未来联合指导博士生及更多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
韩瑾(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公共卫生助理教授)
“我于去年秋季学期加入上纽大,十分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在职业早期阶段就能够与其他校园的同事们建立宝贵的联系。我相信大家的交流不会随着活动结束而停止,彼此间的沟通与联系将会在未来推动更多的合作。”